煤矿坑道钻机在煤矿厂施工时的三个保养小技巧,简单实用,能让钻机更“长寿”!
一、班前“体检”:紧固件和液压油是重点
每天开工前,先给钻机做个“全身检查”,就像人早上起床要活动筋骨一样。
-
紧固件检查:用扳手挨个拧紧螺丝、螺母,尤其是动力头、钻杆连接处这些“关键部位”。如果松动,钻机工作时会产生震动,加速零件磨损,甚至导致钻杆脱落,引发安全事故。
-
液压油“看闻摸”:
-
看:油位要在油标刻度线中间,油面过低会吸进空气,导致液压系统压力不稳;油面过高会溢出,污染环境。
-
闻:如果油有酸臭味,说明变质了,*更换,否则会腐蚀液压元件。
-
摸:用手摸油箱温度,正常油温在30-60℃。如果油温超过55℃,说明散热不好,需检查冷却器或减少连续工作时间。
案例:某煤矿的钻机因未及时检查液压油,导致油泵磨损严重,维修花了2万元。后来工人养成班前检查习惯,类似故障再没发生过。
二、班中“呵护”:润滑和清洁不能偷懒
钻机工作时,就像人在跑步,需要不断“补水”和“擦汗”。
-
润滑要“少量多次”:
-
动力头、钻杆连接处、导轨表面这些“摩擦大户”,每2-3小时加一次润滑油(推荐使用锂基润滑脂)。
-
加注时,用油枪对准润滑点,慢慢挤压,避免油量过多滴落到地面,造成浪费和污染。
-
清洁要“及时彻底”:
-
钻进过程中,岩粉、煤灰会附着在卡盘、夹持器上,影响夹紧力。每班用高压水枪冲洗这些部位,尤其是卡瓦缝隙,防止岩粉卡死。
-
电气元件(如控制器、仪表)上的灰尘,要用干布轻轻擦拭,避免用湿布导致短路。
案例:某钻机因未及时清理卡盘岩粉,导致钻杆打滑,钻进效率下降30%。后来工人每班清洗卡盘,效率恢复如初。
三、班后“保养”:存放和记录是关键
收工后,别急着走,给钻机做个“收尾护理”,就像人睡前要洗脸刷牙一样。
-
存放要“干燥通风”:
-
将钻机停放在平整、干燥的地面上,避免积水腐蚀底盘。
-
用防水布覆盖钻机,尤其是电气控制箱、液压油箱这些“怕潮部位”,防止雨水和灰尘进入。
-
记录要“详细真实”:
-
在保养记录本上写下:日期、保养内容(如“更换液压油滤芯”“紧固动力头螺丝”)、更换的零件型号。
-
这些记录是钻机的“健康档案”,下次保养或维修时,维修工能快速了解钻机历史,提*率。
案例:某煤矿的钻机因保养记录不全,维修时找不到故障原因,耽误了3天生产。后来严格执行记录制度,维修时间缩短了50%。